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朱梓建;刘强
关键词:眩晕, 半规管, 眼震, 手法复位
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眼震表现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同期治疗的28例伴有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进行对比,并追踪随访3个月.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中左侧后半规管5例(31.25%),右侧后半规管11例(68.75%).其中5例为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坐位时转为无明显垂直下跳扭转方向指向健侧的眼震,4例为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坐位时转为垂直下跳方向但无明显扭转成分的眼震,1例激发位出现无扭转成分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转为无扭转成分的垂直下跳性眼震,2例激发位及回复坐位时均未观察到明显眼震,行水平滚转试验时出现带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4例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健侧的垂直下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出现眼震方向逆转.眼震持续时间>1 min者1例、<1 min者15例.28例伴有典型眼震的患者在激发位均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观察到方向逆转的眼震,持续时间全部<1 min.2组患者均无双侧同时受累情况.所有患者根据眼震方向及持续时问分别采用改良Epley法、Semont解脱法复位治疗.眼震表现不典型组治疗后首日评估复位有效率为62.50%(10/16),眼震表现典型组为92.86%(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4,P=0.015).多次复位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15/16)和100.00% (28/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0,P=0.095).不典型组首次复位成功时所需平均循环次数为(2.76±1.13)次,而典型组为(1.68±0.6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93,P=0.000).随访3个月后眼震不典型组与典型组复发率分别为18.75%和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1,P=0.509).结论:非典型眼震的PSC-BPPV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亦可转变为典型眼震表现,手法复位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首次复位有效率较典型眼震表现患者低,且复位成功需较多循环次数,随访后两者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