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首页>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0年第11期

硬化剂封闭导致鼻中隔穿孔

周克文;鞠新华

关键词:注射硬化剂, 鱼肝油酸钠, 鼻中隔穿孔, 鼻出血, 粘膜下, 鼻腔, 用药量, 患者, 对称性, 出血点, 鼻粘膜, 封闭治疗, 软骨, 骨缺血坏死, 血管网, 控制, 骨缺血性坏死, 资料与方法, 动脉, 症状
摘要:1987~1998年,我们应用5%鱼肝油酸钠局部粘膜下封闭治疗鼻出血2 306例,其中导致鼻中隔穿孔8例(0.3%)。现对这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 8例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13~32岁,平均23岁。主要症状为鼻腔反复出血1个月~2年,出血量每次10~100 ml。鼻腔检查: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有芝麻粒状隆起结节,用棉签刺激后出血呈搏动性3例,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活动性出血点2例,双侧鼻中隔前端小血管曲张伴鼻中隔轻度左偏者3例。8例均用5%鱼肝油酸钠(上海东海制药厂生产)封闭出血点,双侧封闭3例,单侧封闭5例。8例封闭用药量每例均达到0.5 ml。2 结果 8例患者均在封闭后鼻腔出血迅速停止,但在封闭后30 min内双侧鼻中隔前下方(对称性)粘膜变成暗紫色。封闭后1~5 d内鼻腔有血水样渗出物,鼻腔封闭创面结痂。5例患者封闭后第2天鼻旁软组织出现肿胀,第14天鼻腔封闭处粘膜软骨坏死,而后痂块渐脱落致鼻中隔穿孔。穿孔直径达10 mm 1例,2~4 mm 7例。7例鼻腔有哨鸣音,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鼻腔干燥、结痂、少量出血等不适症状。随访6个月以上,穿孔无变化。3 讨论 应用5%鱼肝油酸钠局部粘膜下封闭治疗鼻粘膜出血,疗效确凿,方法简单,费用低廉。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层内含有丰富的动静脉血管网,其主要的血供来自上唇动脉、鼻腭动脉、筛前动脉。鱼肝油酸钠可使鼻粘膜内血管内皮炎性增生,终导致血管栓塞,粘膜缺血坏死或纤维化,修复后的粘膜血管网减少。所以正确掌握鱼肝油酸钠在鼻粘膜下封闭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可以有效地治疗鼻出血,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我们认为硬化剂封闭引起穿孔的原因有:①粘膜下封闭用药量过大,5%鱼肝油酸钠用量超过0.5 ml就可能引起穿孔。②双侧鼻中隔粘膜对称封闭,使鼻中隔软骨缺血性坏死穿孔。③鼻中隔一侧粘膜下注射硬化剂时进针过深,穿过软骨,同时封闭到对侧的粘骨膜下,形成实际上双侧对称性的封闭,同样造成软骨缺血坏死。所以在鼻出血的治疗中,对出血点不明确,出血猛烈的患者不能盲目封闭或增加用药量。在封闭时选用易于控制用药量的1 ml皮试注射器和5号口腔麻醉针头。封闭时切忌过深过量,每次封闭用药总量,5%鱼肝油酸钠好控制在0.3 m1以下(10岁以下的小儿鼻出血,用药量应控制在0.2 ml以下)。双侧鼻出血不能双侧对称性封闭的患者,两侧封闭间隔时间应在1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