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鼻腔癌放疗后鼻腔粘膜粘连的处理
喻美贞;杨小英;胡从良
关键词:鼻腔癌, 放疗后, 鼻腔粘膜, 粘连, 纱条填塞, 抗生素, 处理方法, 粘膜组织, 麻黄素, 凝血时间, 滴鼻剂, 鼻翼, 通气, 干燥, 复发, 复查, 并发症, 鱼肝油滴剂, 腺样囊性癌, 微生物生长
摘要:鼻腔粘膜粘连是鼻腔癌放疗后的并发症之一。为探讨鼻腔癌放疗后鼻腔粘膜粘连的处理方法,现就本院诊治的9例该并发症的处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1995年本院放疗的22例鼻腔癌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鼻腔粘膜粘连。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29~51岁,平均39岁。病理类型:低分化鳞癌6例,腺样囊性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2例。均采用全程外照射,DT68~70 Gy,选用50Co-γ线和10~12 MeV的β线。放疗后1年左右在本院门诊复查,主诉鼻腔干燥,患侧鼻腔通气不畅,其中2例鼻翼下塌。1.2 处理方法 经检查,患侧鼻腔粘膜部分粘连、干燥,无复发征象。复查血象和出、凝血时间,用抗生素治疗1周。如血象和出、凝血时间正常,停用抗生素3 d后,来门诊治疗室处理。先用1%麻黄素滴鼻2次,充分收缩鼻腔粘膜,然后滴1%地卡因3次(每次间隔3~5 min)作粘膜麻醉。用窥鼻镜撑开鼻前孔,用直片剪刀剪开粘连的鼻腔粘膜,并留组织送病检,即用麻黄素棉球填塞鼻腔,5 min后取出,若无明显出血则用碘仿纱条填塞。1周后更换,续填塞1周后取出。然后用抗生素滴鼻剂和鱼肝油滴剂交替滴鼻,3~5次/d,连用3~6个月。若鼻腔粘膜水肿厉害,可适当用1%麻黄素滴鼻剂收缩粘膜,同时口服VitC、VitAD。2 结果 分别于3、6、12、24个月复查,均未发生再粘连,鼻腔通气恢复良好,下塌的鼻翼也有所复位。在处理期间,无并发感染及大出血。3 讨论 鼻腔癌全量放疗后,无论以什么方式,鼻腔粘膜损伤不可避免,早期常表现为充血、水肿,反应的极期,粘膜靠近;待反应减轻后,靠近的粘膜常粘合在一起,随时间延长而形成粘连,成为腔道的障碍物,影响通气,本文发生率为40.9%(9/22)。如不做分离处理,甚至会发展为全堵塞。粘连之粘膜剪开后,以碘仿纱条填塞,既可将粘膜分开,又能抵抗微生物生长,1周更换1次填塞物,不需全身用抗生素。 由于鼻软骨受放射线损伤后,支持力变弱,加上粘膜粘连的牵拉,使鼻翼下塌,鼻外形改变。本文有2例在消除粘膜粘连的同时给予鼻腔填塞,下塌的鼻翼恢复接近正常。 粘膜剪开后,应取局部粘膜组织送病检,以排除复发。从肉眼外观,粘连增生的组织干燥,分泌物少,而有肿瘤复发的组织常污秽。本文9例病检均为增生之粘膜组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