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7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64/R

邮发代号: 38-14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第23期文章
  • 镇痛泵在鼻腔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鼻腔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鼻腔填塞物的挤压,患者常感到疼痛难忍.我科近6个月来对鼻腔手术后需鼻腔填塞者应用镇痛泵镇痛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伟;李淑琴;陈接红 刊期: 2008- 23

  • 胶片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常规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患者常感疼痛难忍,且必须经口呼吸,痛苦大.2006年1月~2007年4月我们对我科收治的18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运用胶片固定技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贤斌;吴海丽;李鹤 刊期: 2008- 23

  • 鼻内镜手术前后处理探讨

    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但其疗效取决于诸多因素.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精确、细致手术操作外,恰当的术前处婵和术后用药以及术后正确规范化的处理,特别是术后内镜下换药处理对手术疗效起剑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有完整资料的122例患者术后的处理中初步总结经验,探讨并提出鼻内镜手术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作者:魏国彪;盛成;张亚军;李湘;蒋志毅 刊期: 2008- 23

  • 在鼻内镜手术中选择性保留钩突的疗效观察

    内镜鼻窦手术是20世纪鼻科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它促进了鼻腔、鼻窦诸多疾病诊治水平的飞跃发展,使鼻窦手术治愈率提高到80%~90%[1].目前临床上施行内镜鼻窦手术多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主要步骤为切除钩突,充分暴露术野,向后开放切除前、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蝶窦、额窦[2].此术式由于钩突的切除而使窦口得以充分暴露,有利于引流,但亦增加......

    作者:胡美丽;应根东;张松;李隽 刊期: 2008- 23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嗜酸粒细胞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组织中的表达

    鼻息肉病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鼻息肉,其高复发率及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困扰.尤其近年来,鼻息肉和鼻息肉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其病因学仍不完令清楚.......

    作者:田从哲;檀艳丽;高永平;杜锦朵 刊期: 2008- 23

  • 嗅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展

    嗅觉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具有辨别气味、增进食欲、识别环境及报警等作用,还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情绪、调节生命周期.嗅觉的形成较为复杂,除嗅神经外,还有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参与,并受社会、生理、心理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杨凌;魏永祥 刊期: 2008- 23

  • 鼻中隔穿孔的手术修补

    鼻中隔穿孔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外伤、感染、理化因素、原发于鼻中隔的某些肿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鼻中隔的任何部位形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

    作者:黎柱杨;肖红俊 刊期: 2008- 23

  • 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的变性机制

    目的:探讨外毛细胞维持形态及变性过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于急性酶分离所得的外毛细胞进行6h的连续性观察.结果:半数以上活性良好的单离外毛细胞可保持活性平均约6h,变性过程中均出现自表皮板至基底部的纵行褶线.含钙和不含钙的细胞维持活性时间相同.静纤毛缺失可以同样维持较长时间的活性.结论:钙离子浓度和静纤毛损伤不是外毛细胞变性的决定性因素,而环细胞表面的某种弹性机制可能是维持形态......

    作者:康喜讯;孔维佳;黎万荣;曾晓荣;张松;郭长凯;黄翔 刊期: 200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