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综述、进修苑、学术争鸣、经验介绍及病例报告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7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764/R

邮发代号: 38-14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国际刊号:1001-1781
  • 国内刊号:42-1764/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耳屏软骨-软骨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软骨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鼓室成形术行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2个月的语频听力气骨导差和鼓膜恢复情况.结果:成功随访的3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移植鼓膜成活,鼓膜外观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气骨导差(0.5、1.0、2.0、4.0kHz)缩小大于18dB;耳屏外观正常.结论:耳屏软骨-软骨膜重建鼓膜是鼓室成形术可行的治疗方法,成活......

    作者:于源;卫旭东;何健 刊期: 2015- 01

  • 耳廓纤维肉瘤1例

    ......

    作者:马健;郑梅;王刚平;牟军伟;崔鹏 刊期: 2015- 01

  • 咽旁间隙感染伴腹痛1例

    ......

    作者:杨彩荣;马崧;万保罗;胡云兰 刊期: 2015- 01

  • 白血病性粒细胞肉瘤侵犯外耳道1例

    ......

    作者:王孝;满荣军;周媛;荣建胜;王惠忠 刊期: 2015- 01

  • 耳后皮瓣联合应用腭黏膜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研究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常导致眼睑部分或全部缺损,特别是同时累及眼睑、眦部、鼻部或面颊部的肿瘤切除,会导致全层眼睑的缺损及眶周围组织的广泛缺损,如不修复重建,将严重影响外形与功能.我科1994-02-2012-12期间对19例眼睑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所致眼睑大面积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静脉为蒂的耳后皮瓣联合腭黏膜瓣一期重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友元;周晓;喻建军;刘辉 刊期: 2015- 01

  • 成人脓肿期耳前瘘管切除手术疗效观察

    耳前瘘管感染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切开引流及手术切除.对于脓肿期患者多是先行切开引流,待局部感染控制并局限后方可进行手术切除.但脓肿引流往往耗时较长,需要多次局部换药,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我科对65例耳前瘘管脓肿期患者行一期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恩宇;郭庆生;杨春辉;蔡冰国 刊期: 2015- 01

  • 单侧前庭导水管扩大研究进展

    ......

    作者:刘艳平;朱庆文 刊期: 2015- 01

  • 衔接蛋白AP-2蛋白在小鼠耳蜗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衔接蛋白AP-2在小鼠耳蜗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AP-2蛋白与内毛细胞胞吞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P-2蛋白在其耳蜗毛细胞的定位与表达.结果:AP-2蛋白主要定位于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细胞质,集中表达于内毛细胞基底部与带状突触靠近传入神经元区域.结论:AP-2蛋白在成年小鼠耳蜗中主要表达于内毛细胞突触活化部位,可能与内毛细......

    作者:顾翔;宋锐;陈知己;袁伟 刊期: 2015- 01

  • 梅尼埃病的诊治新进展

    梅尼埃病(Meniere'sdisease,MD)由法国Meniere医师于1861年首先描述,概括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闷.1938年Hallpike和Yamakawa各自但几乎同时报道了在MD患者颞骨标本中发现内淋巴积水,共同奠定了MD病理机制理论的基础.多项研究表明,内淋巴积水的潜在原因包括淋巴液形成和(或)回收紊乱、离子失衡、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变态反应、遗传......

    作者:时海波;于栋祯;冯艳梅;殷善开 刊期: 2015- 01

  • 前庭功能检查在眩晕症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视觉、本体感觉与前庭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基本器官,称“平衡三联”.前庭系统是人体维持平衡主要的器官.前庭功能检查是确立前庭功能状态的基本方法,是帮助眩晕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正确选择前庭功能检查,是眩晕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前庭功能检查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耳石器功能检查及高频前庭功能检查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证实眩晕疾病的诊断,同时可以帮助明确前庭损伤的部位和频率范围.......

    作者:张道宫;樊兆民 刊期: 2015- 01